动植物防疫能力是农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基本保障,事关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建设。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,防疫体系一旦失灵,就可能导致重大损失。我国幅员辽阔、边境线长,动物疫病和植物病虫害种类较多,做好动植物疫病防控工作责任重大、任务艰巨。尤其是当前,面对日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的外部环境,稳住三农基本盘的重要性越发突显。这就要求我们通过不断完善制度供给,提升动植物防疫能力,织牢基层防疫安全网,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物安全提供有力支撑。
织牢安全网,关键在人。基层动植物防疫队伍是保障重大动植物疫情早发现、早预警、早应对的“神经末梢”,是确保各类防疫措施落实落地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近年来,我们在全力防控重大动植物疫情的同时,在动植物防疫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、平台搭建等方面也作了许多有益探索。但基层防疫队伍人员不稳定、老龄化严重、职业素养低等老问题还未完全解决,职能衔接不畅、机构编制不足等新问题又已出现。探寻破题之道,就要在理顺体制机制、明确功能定位、提升专业能力等方面下功夫,夯实基层动植物防疫体系建设基础,建立健全动植物防疫工作长效机制。
此次两部门联合出台的《意见》,突出问题导向,瞄准基层痛点,非常有针对性和操作性。但好政策好制度,需要落到实处,才能见到实效。下一步,各地要结合自身实际,切实抓好落实,以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,补齐基层动植物防疫工作力量短板,健全工作机制,提升专业能力。把动植物疫病防控纳入乡村振兴一体谋划,充分发挥监督考核“指挥棒”作用,确保基层动植物防疫工作高质量开展,为守牢粮食安全底线、筑牢生物安全屏障提供坚强保障。
河北蛋鸡信息网
主办单位:河北省蛋鸡产业技术体系 冀ICP备17011386号-1
版权所有 依法享有自有资料,图片版权和原装正版资料经销权,任何复制和盗版行为将追究法律责!